第十章  商  业

时间:2004年02月26日 20:21    编辑/作者:佚名   5982

    小桥商业活动始于以阳泽,该村人口稠密,交通便捷成为当地村镇商贸集市。解放前商业均为个体私营,主要经营布匹、京果日杂、中西药材等。解放后,1952年2月小桥成立供销合作社,同年底阳泽成立供销合作社;1956 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集体与国营商业体制,以供销合作社形式,独家经营商业贸易;1982年,国家允许个人办商业,形成了集体商业与私营商业并存的格局;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个体商业发展迅猛;1996年,全镇私营商店已达305家,集体商店15家, 集体供销合作社也全面实行多种形式经营和承包责任制。

第一节  私营商业   

  古时,小桥地处偏僻山区,交通闭塞。商贾来往或倚傍山径小道, 爬山越岭,肩挑步行,或靠河流船运,运输困难,商品流通受到限制。宋代以后,阳泽人口稠密,开化较早,遂为本县南区的重镇之一,私营商业比较活跃。民国初期,阳泽的商品流通依靠南雅集散地,集市贸易渐见繁荣;30年代后期随着瓯古公路开通,商业活动逐渐转移到以小桥为中心点;是时,日机屡炸县城,不少市民商人,躲避战乱,纷纷流往农村散居谋生,有些外省、外县商贾也相继到此,开业经营,促进了本地商业的发展。当时小桥商业主要经营布匹、小百货、京果日杂、中西药材店、糖烟酒业、饮食汤点、饼面、屠宰、客栈以及裁缝、理发等,共有店面57家。阳泽还有金银首饰加工店、打铜店、榨糖厂、铸锅厂、陶瓷厂、竹木商行以及京果日杂、布匹、烟酒等72家,商品比较齐全。山货经营主要以木材、笋干为大宗,每年在小桥一带集散笋干3、4千担,白笋干则多运销上海、长沙、杭州等城市。 茶叶产量由于各种原因, 时旺时衰,1947年前后,每年尚有600多担茶叶运销省内外。
  解放初期,私营商店除个别停业外,一直延续到1956年对私改造结束。 其中1956年开京果店的刘成球,开布店的江良元,被吸收到小桥供销社;开饼面店的詹永仁、詹永义、邱克明、方接才、詹昌海、范林婢则是带资参加供销社工作;开京果店的郑义机、龚子来、陈开山、范致榛则组织合作商店;郑先登、黄仕藩、刘万吕3人组成国药合作小组(划归卫生部门管理), 其他个体商业户纷纷关闭,供销社成为农村商业经营的“一统天下”,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
  198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允许个体工商者经营, 在小桥先是詹昌义、谢清才、杨才良和江良元等4家个体工商户, 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开业。次年阳泽、霞抱、上屯等地个体工商户相继被批准开业。1985年,个体工商户迅猛发展,全乡达200余户。此后的十几年中,个体工商户进一步发展,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个体商店,他们所经营的商品门类包括各种针纺织品、大小百货、五金交电、家用电器、糖烟酒业、水产食杂、南北京果、化工建材等品种。90年代后还涌现出农副产品购销专业大户,包括部分农忙种田,农闲经商的亦农亦商者,占踞了小桥地区很大部分农副产品购销市场,商品购销遍布大江南北。1996年小桥地区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业90余家。

第二节  集体商业与国营商业   

  小桥的集体商业──供销合作社,历经了从集体到国营的过渡又从国营转为集体的过程。
一、机构设置与商业网点
  供销合作社创办于1952年农历二月,在创办初期供销社以经济区划设置的,在小桥范围内有小桥供销合作社和阳泽供销合作社,均为农民群众自筹资金创办的合作商业组织,同属县供销合作社的社员社。小桥供销合作社最初经营范围是际上、上屯、洽历、小桥、西边、大丘、龙峰、百丈、高门和富井村的一部分村庄;阳泽供销合作社经营范围是阳泽、后塘、霞抱、富井村的黄塘、佘边等自然村。1957年,阳泽供销合作社、玉山供销合作社并入小桥供销合作社,玉山、阳泽分别成为分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实行“五社合一”,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并入供销合作社,人员统一分配使用,宣布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59年,玉山分社从小桥供销合作社分离,小桥供销合作社更名为:建瓯县商业局小桥营业所。1961年6月1日小桥营业所撤销,召开小桥供销合作社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恢复小桥供销合作社名称。1969年,小桥公社由供销社、粮站、银行、信用社等财贸单位联合组成“财贸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办公,分部门核算。1972年9月财贸组解散,各归其宗,恢复原称。 1976年1月,恢复县供销社基层供销社回归县社管辖。1983年4月,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小桥供销社成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社员社,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原来性质──即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
  1952年2月~1953年2月,小桥供销合作社主任由区公所的领导或由区公
所派人兼任,实行经理负责制。小桥供销合作社由陈高森同志任经理;阳泽供销合作社由江信雄任经理。1953年3月, 县供销合作社派林为森任小桥供销合作社主任以后,配备专职会计、统计等行政管理班子。30年来,供销合作社根据业务需要,配备主任、副主任、专职会计、物价(兼总务)、统计、政工、事务长等组成的行政管理班子,成为理事会集体领导下的务实机构。
  供销合作社网点根据经济基础和业务发展不断扩大。1952年建社伊始, 只在小桥街设立门市部,经营油盐酱醋和针线等。1953年分别在高门村、上屯村增设分销处,同时还设了一个货郎担,送货下乡。1954年,随着农副产品收购业务的开展,在小桥增设农副产品采购站,在洽历增设分销处。1955年,在小桥设立百货、京杂2个门市部和批发业务仓库。次年又增设小食部, 经营饼面汤点。1957年,增设阳泽生资门市部、 副食品门市部和霞抱、 百丈分销处。1959年,在小桥增设农副产品采购站,食品购销站,生产资料、布匹、副食品门市部,并在各大队设立购销站,全面开展购销业务。1961年通过整顿,大队一级的购销站除保留阳泽、霞抱、高门、上屯、洽历、西边购销站外,其他大队调整为代购代销店,并在小桥设立农贸门市部,经营议价商品。1965年,在小桥公路茶林窠新建设京杂门市部、百货门市部。1972年,富井、大丘、后塘又改为购销站,人员由供销社派出。同年在小桥设立食品站和茶业站、旅社,还在普通、陈墩、郭源、溢源、鲁峰、添富、坤村、折历、西邦、掌文、际上、福源增设代购代销店。1979年,食品站和茶业站脱离供销社,食品站划归县食品公司管辖;茶业站划归县茶业公司管辖。同时,各“双代店”也转为个体经营或撤消。1980年,供销社在小桥设立照相馆和图书门市部。1981年增设霞抱购销分站。1982年际上代购代销店撤消,交合作商店经营。次年大丘、富井购销站也移交给合作商店经营。1985年建立了农副产品经理部,并在小桥、后塘、洽历设立3个收购站;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经理部,在小桥、上屯、霞抱、阳泽、后塘设立5个专业经营门市部;建立生活资料经理部,内设批发部; 还在建瓯城关设立营业处,搞批发、零售兼营,开展购销业务。此后十几年,随着供销社以经营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体制改革,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网点也在不断地调整。至1995年底,全社只设立专营门市部11个(主要在小桥),上屯、霞抱、阳泽、后塘、富井5个购销站,霞抱、阳泽2个购销分站;同时设立1 个农业生产资料经理部,1个生产资料仓库、1个植物医院;生资经理部负责经管富井、上屯、霞抱、阳泽、后塘购销站的生产资料代销点和际上、洽历、高门供肥点的经营业务。此外,供销社保留了农副产品收购站。
  网点设施在50~60年代主要靠划用公房或租用民房。1955年, 新建小桥布匹门市部一座。1963年,建西边购销站一座。1964年,在小桥公路茶林窠建百货门市部、京杂门市部、京什仓库各一座。1967年,建上屯购销站、霞抱购销站各一座。70年代开始,网点设施不断更新。1971年,新建高门、百丈、富井、大丘、后塘购销站。1973年,新建阳泽购销站、小桥(照牌林)生产资料仓库。1974年,新建砖木结构的小桥综合商场,耗资12万元,还新建茶叶收购站和农副产品收购站。1976年,新建糖、酒厂(车间)。1981年,投资6.5 万元新建霞抱购销站和生资仓库、后塘生资仓库各一座。1983年,投资5 万元新建上屯购销站一座。1984年,投资7.4万元新建小桥饮服大楼一座。1985年,投资22 万余元新建框架结构的小桥供销大楼一座。1987年把霞抱购销站作价转让给霞抱村作制茶厂后,在霞抱村市场旁投资17.6万元新建霞抱购销站一座。1988年,投资6.7万元新建小桥街头加油站一座。1993年,投资6.1万元扩建霞抱购销站。1994年,投资8.5万元新建阳泽(桥头亭)购销分站一座。1995年筹资130余万元,在小桥桥北开发区新建2500平方米集商场、酒家和职工宿舍于一体的桥北供销综合大楼一座。截至1995年供销社拥有房屋建筑总面积15985平方米, 全部固定资产原值总额302.2万元。
二、商品购销与服务
  1、生产资料供应。
  建社初期,(供销社主要供应中小农具、石膏等农业生产资料,兼营大米等。1952年,春耕开始推销肥田粉(化肥),666粉(农药)等。 是时为向农民群众宣传科学,推广使用化肥、农药,采取赠送的办法动员乡村干部、积极分子带头使用,促进销售。50年代中后期,全面推广耕作改革和科学施用化肥,化肥品种也不断增加,供应量随即逐年增大。1965年供应150多万斤,每亩用肥近 50斤。60年代末,全面推广水稻矮杆优良品种,实行双季连作,以及茶叶生产的大面积发展,茶园也施用化肥,求供量大大增加。1970年供应219万斤, 1972年供应316万斤,1978年供应467万斤,1979年供应667万斤,1980年供应量782万斤,以后几年均保持在这个水平。1984~1985两年由于一些个体贩运和部分农民直接到厂方购买,供应量略有下降。对此,供销合作社采取延伸供肥点,沿途直卸和送肥到村等优质服务,保证供肥质量和实行适当让利赢得了大部分消费者。化肥、农药的供应量是逐年上升。1986年, 化肥销售量 815 万斤,1990年,化肥销售量884万斤,1996年,化肥销售量高达1200万斤。 供肥点的设置,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而不断扩大。1952年, 只在小桥设 1 个供肥点,1957年设小桥、上屯2个供肥点,各村农民直接到指定的供肥点购买。1966年6月,全公社13个大队都设立了供肥点。当时受交通条件的限制,除上屯、洽历、小桥的农户直接到供肥点购买外,大丘、龙峰、高门、百丈、富井大队则由供销社发给农民肩运(或手扳车拖运)的运肥补贴,到小桥供肥点购买。为方便高山区百丈社员购买化肥,先后分别在坤村、下巨溪、白石等地设立临时供肥点。各大队公路先后通车,基本上做到公路开到哪里,供肥点就延伸到那里,1980年,全公社13个大队都设立了生产资料供应点(或代销点),经营品种较齐全,农民群众购买化肥、农药、中小农具、农药械、农膜等商品不出大队都能在当地供肥点买到。为了方便农民群众购买生活必须品,从办社起,就经常组织货郎担下乡。1952~1953年,专门组织流动货摊,1957、1958年,供销社组织合作商店,合作小组以及县商业局下乡人员,分片包干,定期送货。70年代,送货下乡蔚成风气,供销社和各购销站经常派出职工送货下乡,巡回购销,在夏收夏种大忙季节,还到各村开设“夜市”,下乡时带上工具,到田头地尾为农民义务修理打谷机、喷雾器,在各购销站设立打谷机、农械修配专柜。
  生产资料自建社以来,均由供销社独家经营。1992年,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农技站、土肥站、经作站(简称“三站”)也相继进入农资商品流通渠道,参与农资商品经营业务,供销社仍然担负着农资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作用,农资商品的供应量和销售额逐年增长。1996年,供销社供应化肥5994吨,农药141 吨,生资销售额达790万元,创建社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2、扶持生产
  在促进多种经济生产发展中,供销社从技术、种苗、资金、生产资料方面为农业生产服务。1965年冬开始,公社发动各队大面积种植茶叶供销社积极配合派出人员到福安、云霄、崇安和广东、江西等地调入茶苗300多万株。 供销社成立茶叶收购站以后还派员深入各茶厂,帮助建厂,安装粗制机械设备,推广新工艺,指导搞好茶叶粗制。1968~1970年,阳泽大队先后种植柑桔200亩,供销社于1971年3月从外地请来柑桔技术员林金榜,住在柑桔园14年, 与农民打成一片,指导桔园管理。
  70年代配合医药公司,安排专人指导,从外地引进各种中药种苗,在百丈、富井大队兴办药场集体种植,协助建立中药生产场。
  为充分利用山区枝桠材资源,发展白木粉生产,1973年,组织人员外出学习生产技术,派出专人到西边、 高门等地调查水源, 利用水碓加工白木粉。1975年,从永泰嵩口聘请1名技术员,对原有水碓进行技术改造。1979年, 水碓增加到74座,白木粉产量猛增到90多万斤,成为当时农副产品收购的主要品种之一。80年代后期,由于林业政策所限和产品销路问题,停止生产白木粉。
  3、农副产品收购
  粮食。主要在1952~1954年间经营(1954年共收购11.5万斤),1954年,
粮食统购统销后,供销社停止粮食购销业务。1993年,粮食开放流通渠道,供销社在小桥设立了一个粮油专营门市部,经营大米、面粉、粮食复制品以及食用油的购销业务。
  白笋干、烟笋干。属传统品种之一,1956~1957年除由县土产公司收购外,均由供销社收购。白笋干的年收购量最高是1960年,达5341担;1954年,年收购4440担为次;1982年,年收购3045担为第三。烟笋的收购量 1982 年最多达1486担。由于各村间(林间)的公路修通,交通更加便利,1978年,上海市青埔县的蔬菜公司在供销社的配合下,在春笋上市季节,派员驻百丈、龙峰等村,采购了数百吨春(鲜)笋,运往上海等地销售,开创了本镇鲜笋远销的先例。由于直接销售春笋比制作白笋干、烟笋干省工省事,且价格好,笋农尝到了甜头,每逢春笋上市季节,凡靠近公路沿线的广大笋农纷纷上山采挖鲜笋出售。改革开放以后,长途贩运冬笋、春笋的专业户遍布街市,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甚至有大量的外地客商(笋客)到本镇坐点开店收购。1990年后,全镇每年有数千余吨的冬笋、春笋销往江、浙一带,而且购销期自头年的12月始至次年5 月初结束,长达近半年。鲜笋的大量购销,白笋干、烟笋干的生产逐渐减少,除个别远离公路沿线的偏远山区因无法运鲜笋,仍然从事生产少量白笋干、烟笋干外,大部分交通便利的林区笋农,已基本上不生产笋干制品。1993年以后,供销社停止笋干制品的购销业务。1995年以后,供销社鲜笋的购销业务也为个体经营所替代。
  香菇生产和购销。本镇原来森林资源丰富,生产香菇条件好。解放前浙江庆元、龙泉、文成等县菇农成群结队来到本镇,在各地深山老林搭厂居住,砍树、斫花遮蔽,自然生菌产菇。天然菇生产一直延续到50年代后期,1958年,供销社收购天然香菇25400公斤。60~70年代浙江菇农前来制菇者剧减,到 80年代天然香菇生产因资源锐减而终止生产。1986年,毗邻的古田县率先研制成功利用间伐材和枝桠材粉碎成木粉后,用塑料袋种菌生产香菇的技术引进本镇,此后,逐年扩大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90年袋装香菇年产量200吨, 但因购销多渠道,市场竞争激烈,供销社只能收购到2000~3000公斤,大部分则由个体工商户经销。1994年以后,人工香菇种植,因质量等原因、销路不畅,价格大跌,香菇生产随之转轨,生产其他食用菌产品。
  柑桔。柑桔是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品种。1971年成批投产,收购 3200公斤。1974~1975年因霜冻柑桔产量受到影响,其他年份产量逐年增长,供销社的收购量也不断增加,1983年,收购量达66.5万公斤。1984年以后,因政策放宽,市场竞争激烈,供销社收购量因个体经营者的加入而下降,1985年,供销社曾组织人员到城关、东峰、建阳、顺昌等地收购了27.895万公斤。从1985年开始,供销社先后投资10余万元,承包经营顺昌县路马头林场柑桔园、顺昌县埔上柑桔园,并特聘阳泽村江进瑞等柑桔专业人员常驻桔园指导生产管理。建立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购销基地,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网络。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白木粉。白木粉是利用青山材、枝桠材经切汔斫细后由原始作坊──水碓,石臼舂成木粉作为化工填充料。1974~1985年的12年中,共收购5. 35 万担。1986年以后,因本乡引进了利用木屑生产香菇等食用菌生产,其经济效益高于白木粉,白木粉生产逐年萎缩。1990年3月间供销社白木粉车间失火, 收购白木粉也从此终止。
  茶叶。茶叶是小桥传统大宗产品,1965年,由供销社收购, 并大面积发展茶园。1969年,收购茶叶765担,以后逐年增加,1978年,收购量猛增到 7993担。1978年底,根据县革委会决定,单独建立小桥茶业站,供销社茶叶购销业务转移茶叶站经营。
  山苍籽油。山苍籽油是供销社经营的大宗品种,从1967年以来,共收购
10.18万公斤。1983年最高收购达1.27万公斤,收购总值达21.5万元。90 年代初由于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出口萎缩,生产、收购逐年下降,1995年后,小桥供销社已停止收购山苍籽油。
  4、生活资料供应。
  1952年建社初期,生活资料的销售主要是食盐、糖、煤油、火柴、棉布
等生活必须品,兼营大米,货源是经县工商科批准就地收购就地供应。当年销售额仅1.89万元,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销社的销售业务迅速扩大,销售额成倍增长。到1957年已达到56.5万元,1960年内,尽管处于困难时期,销售额仍跃过百万元大关。1976年达到163万元,1978年达到250万元,1985年生活资料供应总值达到400万元。此后,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迅猛发展, 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供销社凭借雄厚的资金基础和点多面广的经营网点,年销售额平均都在200~300万元。1996年销售额达360万元。
  经营品种从办社初期简单的针纺织品、日用百货、京果食杂,扩大到五金交电、建工建材等门类齐全的商品。吃、穿、用3大类, 商品也从低档向高档发展。1981年开始供应电视机,一年中供应20台,到1985年年供应405台, 电风扇、电饭煲、收录机、电冰箱等商品供应量也逐年不断增加。
  5、饮食服务行业
  解放前饮食服务行业是商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初期小桥街饮食汤点店6家(稍大村庄均有饼面店),旅店客栈2家。1956年对私改造后,私营饮食服务行业相继过渡到集体合作店,或接受供销社领导管理,或参加供销社工作。“大跃进”以后,饮食服务行业归于供销社经营,70年代小桥供销社在本街有饼面、汤点饮食店2家,旅社一家。改革开放后,饮食服务行业放开, 私营的菜馆、饮食店、旅舍、糕饼店等迅速发展,不仅大的村庄有,就是几十户的自然村也比比皆是。
  6、商办工业
  1958年,在小桥兴办肥料厂、纤维厂、畜牧产品加工厂、酱油厂、肥皂厂、硝碱厂,经过几个月的生产,肥料厂、肥皂厂因技术等原因停产,纤维厂、畜牧产品加工厂交给公社经营管理,酱油厂于 1972 年移交给公社企业组管理。1971年,在小桥茶林窠建畜牧场,养猪百余头(1979年冬撤销)。1974年,创办菌肥厂,生产根瘤菌、五四0六、白僵菌和香菇菌种等(1980年停产)。1976年,在小桥照牌林兴办土糖厂、酒厂,利用当地种植的糖蔗生产土红糖,年产量曾达到4万多公斤,同时开展综合利用,用甘蔗渣生产白酒,3、4 年后因无糖蔗收购而停产下马。1982年办糕饼厂,1983年与古田县吉巷七荣乡的专业户、洽历村民林友华联办白竹筷厂。1985年10月,利用原有闲置的糖、酒厂车间厂房,兴办小桥供销社工艺美术厂,生产漆筷和宝塔管等产品,由小桥村居民关诚忠承包经营。仅生产一年,因经营不善而停产。
三、商业管理
  1、民主管理
  社员代表大会是供销合作社根本的民主管理形式。
  1951年底,中共小桥区分委派出陈高森、卢洪相、邱和孙3位同志, 深入小桥、上屯、洽历、西边、大丘、百丈、高门、富井发动农民参加供销合作社。经过3个多月的工作,共吸收2288股股金(每股2元),选出代表60余人。在区公所主持下,1952年(古历)2月16日~17 日在小桥召开“小桥供销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供销合作社章程,民主选举任守道为供销合作社主任(区长兼),任守道、陈高森、吴云英(女)、连步云、徐初金、游德滕、卢洪相7人为理事的理事会;民主选举产生了由李成元(区委书记)任监事会主任,翁世恒、范致文、魏彩玉(女)、蔡宝婢、张致发为监事会的监事。
  1953~1957年,基本上每年召开一次社员代表会,审议代表提案和财务决算,增补理监事和研究供销社工作。在这期间,供销社社员也不断发展,1953年达到3081股;1954年达到3810股;1957年达到12081股,股金总额为25133
元。
  由于机构设置和隶属关系的变化,1958~1959年未召开社员代表会,社员股金大部分退出,仅剩下3535股和7070元股金。1961年6月1日在小桥召开建瓯县商业局小桥办事处社员代表大会( 即小桥供销合作社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39人。次年元月7日至9 日召开小桥供销合作社第二届社员代表会第二次会议,会前扩股480户3360元股金。参加会议的代表 90人,其中正式代表79人,党员30人,团员4人。这次大会补选理、监事3人,选举刘正岭为供销合作社主任,裴进婢为副主任,同时选出出席县社代表5 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恢复和发展供销合作社社员,吸收新的社员股金,研究农村产品收购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大会以后,在公社机关和社直单位发展1934人为社员,吸收股金2100元;阳泽分销站发展社员股金 544 股, 股金1088元。1963年开始民主整社,由当时公社分管财贸的副书记兼社长葛常甫任组长,供销社主任刘正岭任副组长,成员由章发忠、王益可、黄宝元、庄文松、叶运金(女)组成。1964年3月, 召开小桥供销合作社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大会收到代表提案60条,补选了理、监事。
  1965~1980年的16年间,由于社教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供销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中断。1974年1月8日召开小桥公社贫下中农管理商业代表大会,选举朱受光(小桥公社党委书记)、徐世元(供销社支部书记)、陈高森( 供销社主任)、方成柳(供销社副主任)、江旺才、郑礼生、江娇秀(女)、张福姬(女) 、吴林婢、陈启灼、谢水婢、张文兴、谢帮寿13人为委员的小桥公社贫下中农管理商业委员会,经第一次会议分工,朱受光为主任,陈高森、江旺才为副主任。同时在13个大队建立了贫下中农管理商业小组,由各大队分管财贸工作的领导任组长,供销社购销站负责人为副组长,全公社共有成员69人(其中:党员 15人、女代表8人)领导和管理供销社、购销站工作。
  1981年8月23日~24日召开小桥供销社第六届社员代表大会, 出席会议代表53人(其中女代表9人)。这次大会主要议题是向大会报告工作、 审议财务决算,听取代表对供销社的工作意见。
  遵照中央关于恢复供销社民主性、灵活性、群众性的指示精神,在公社党委和地、县供销社体改试点工作队的领导和帮助下,于1983年3至4月,组织体改队16人,深入全公社13个大队,走村串户,发动农民参加供销合作社,吸收农民股金,新发展2779户,全社投股社员达6077户,占农户总数的92.3%。民主选举产生小桥供销合作社社员代表115名(其中农民代表79人,供销社职工代表24人,党员59人,女代表20人),并于1983年4月19日至20日召开小桥供销合作社第七届社员代表大会,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99人。大会报告了供销社工作,通过了《建瓯县小桥供销合作社章程》,审议财务决算和分配分案,民主选举产生由彭祥兰、严万铨、徐才仁、叶金怒、陈忠和、翁钟光、吴锡麒、占有德、方金水(农民代表)9人组成的理事会和由叶桂云(公社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叶胜光、陈家雪、游长钟、吕福金、陈仁灶、吴林婢7人组成的监事会。 同时由理事、监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彭祥兰为理事会主任,严万铨、徐才仁为理事会副主任;选举叶桂云为监事会主任,叶胜光、陈家雪为监事会副主任。
  1987年,供销社各网点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经营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自第七届社员代表大会以后的10多年来,中止了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理、监事会也名存实亡,供销社的正、副主任由县社指派。社员股金未吸收扩大,陆续有小部分社员退股。截止1995年末,供销社仅存社员股金7789股,共计 15578元。
  2、经营管理
 办社伊始,在经营管理上,就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经济模式,以体现供销合作是以广大农民群众持股的(股分制)合作经济组织。因此,供销社执行着理事会和监事会两级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理财机制。在这段时期内,人事管理权属供销社的上级社──县供销社联合社;而财务管理权则有相当的独立性。为此,供销社的经营业务活动(即全部商品的购销经营)由基层社按国家计划实行统一(购)进货,统一作(定)价,统一记帐,统一调拨,统一销售的办法,经营者(即营业员)均对商品实行“实物负责制”,按月(旬)向基层社进行“报帐”制。为了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所有经营网点都严格执行按月盘点的财务制度,实行“长款缴公,短款自赔”的商品经营制度。职工除领取规定的月工资外,几乎没有其他的额外报酬。
  1985年,根据上级的改革精神,首先对本社的服务行业(小食部、 旅社、照相馆)实行自负盈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各门市部则实行“联销计酬”的工资及奖金与效益挂勾的经营责任制。即对本社的服务行业实行“超利全奖,亏损全赔”的大包干形式,其他经营网点基本实行“五统一”的商品“实物负责制”的经营管理办法。为了促进职工的经营积极性,引进竞争机制,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等级工资,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传统计酬办法,实行核定年(购)销额计划,完成计划即领取规定工资和年终基本奖金以及超计划多奖、未完成计划不得奖的“联销计酬”经营责任制办法。次年,生活资料经理部(批发部)和生产资料经理部实行承包责任制。
  1987年,为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需要,本社对所有经营部门都实行“定额管理,利润包干,超利全奖,亏损全赔”和“定额管理,费用包干,超利分成,亏损全赔”等形式进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每轮的承包期一般定为 3年。实行承包经营后,承包经营者有独立的资金使用权和进货选择权,有商品零售作价权和盈利的分配权,解脱了几十年捆绑着他们手脚的呆板经营模式绳索,调动了经营积极性和创造性。至1995年已实行三轮承包经营,各经营部门在规定的经营项目范围内,积极挖潜、改革,想方设法与日益发展的个体工商业的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不仅百分之百上缴了各承包金,而且职工个人收入日益丰厚。

第三节  合作商业  

  合作商业的主要模式是合作商店。合作商店于1956年1月建立,由郑义机、龚子来、陈开山投股组成,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主要经营小百货、京果杂货。小桥由谢盛兴、萧裕民、郑礼福组成的理发合作小组。上屯由刘松松、汤宜德组成的饮食合作小组;阳泽由江经纬、吕昌宁、江亮桓组成的合作饼店;李梁金、陈习胜等3人组成的理发小组;郑先登、黄仕潘等3人组成的国药合作小组。1958年“五社合一”时,这些合作店组曾一度合并到供销合作社统一核算管理。
  1961年7月恢复合作商店组织。1969 年所有合作商店人员又并入供销社。1974年又恢复了合作商店组织,除原有合作商店老职工外,从职工的待业家属、子女和知青中招收一批新职工。先后开办了小桥(第一门市部),郭步( 第二门市部),阳泽(桥头亭)、霞抱(申民亭)、集厚商店。1979年, 供销社指派王道炳担任合作商店经理。这期间又接收了际上、龙峰代购代销店;大丘、洽历、富井购销站由合作商店出资派员经营,以垫付部分资金(后由租赁金中扣回)的形式,“借鸡生蛋”新建高门大队的添富商店。1982年初,供销社范元培接任小桥合作商店经理,新建了坤村合作商店,改建了霞抱合作商店。同时对部分店面的柜台、货橱(架)等营业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添富,更新了店容店貌,使小桥合作商店进入了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除总店配备了经理、出纳、会计、业务、采购等管理人员外,开设了小桥第一、第二(郭步)门市部,大丘、富井、龙峰、际上大队和霞抱、集厚、阳泽(桥头亭)、添富、坤村等自然村合作商店共11个。经营品种扩大到大小百货,针纺棉纺织品、京果食杂以及部分五金家电等商品,全合作商店共有职工57人。
  自1987年以后,由于个体商业的竞争,商店员工自身也出现不稳定情绪,不少职工纷纷离店自谋职业,小桥合作商店的规模逐年萎缩,经营网点以不同形式退回或租赁给个体户,甚至关闭。1993年末,除石秀华等18名原合作商店职工,按上级政策规定,每人(约)交纳4500元的就业基金和社会劳动保险金后,吸收为供销社合同工外,其他人员随小桥合作商店解体而解散。

第四节 食 品 站   

  建国初期,小桥地区没有单独设立食品购销机构。1959年, 在小桥供销合作社设食品购销站。1978年9月前,小桥副食品收购工作, 均由县食品公司委托小桥供销社代为收购供应。每月由食品公司承付3名人员工资给小桥供销社,负责收购猪、牛、羊、鸡、鸭、蛋,供应集市,各大队由供销社业务人员分工包片收购。1978年9月后食品站从供销社脱离,成立小桥食品站, 但工作性质不变。
  1958年人民公社化,机构下放,经营方式随之有所改变。实行生猪、家禽、蛋品派购任务。
  时至1961年集体食堂解体,经营购销方法又有所变动。但仍执行派购任务,采取常年和季节突击相结合的收购方法。对社员斤猪斤粮,售猪一头奖布票2.5尺;对居民养猪户规定不能自宰,售猪奖肉30%,奖粮65%。居民食肉供应凭证购买,但供应数量要根据肉源情况,酌情而定。
  198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村经济政策放宽,市场开放。 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生猪收购政策有所变动。1981-1984年,仍贯彻生猪派购任务,但取消了粮食奖励,实行购一头留一头的政策。为了促进母猪发展,养母猪户,实行发证抵额交售一头菜猪,养母猪和菜猪各一头,允许自养自宰。
  由“购一留一”到市场开放,猪肉自由出售后,生猪派购任务难以完成,为了保证完成派购任务,各村相应采取措施,生产队根据派购任务,指令性按人口摊派,平均每人口扣除2-3元,款额作为差价补给售猪户。每头猪补差价约在30元左右。
  1985年5月份起,取消生猪派购任务,居民取消食肉凭证供应, 实行猪肉差价补贴的办法。居民户每人口一个月补1.70元,开放自养自宰,自由上市购买猪肉。
  1988年4月,国家取消对肉等食品的差价财政补贴。 食品经营全面放开,食品站从此走向市场。在猪肉购销中,食品站人员自己上农户家或者到外地收购生猪,更多的是从外地调入生猪,价格双方面议。市场上猪肉价格也随行就市。

第五节  集市贸易   

  历史上小桥地区没定墟期,只有小桥、上屯(古历7月7日)、霞抱(古历6
月5日)和阳泽(古历3月27日、5月13日、9月28日)等4处的传统会期, 俗称“庙会”,盛况空前。
  “庙会”期间远近邻里乡村的农民群众携带农副土特产品云集而来;各地商贩也争相赶来摆摊设点,销售的货色品种多种多样,琳琅满目。这些地方的庙会,除商业活动外,还要请戏班搭台演戏,短则3、5天,长则10天半月。
  建国后, 给这种带有传统民间色彩的“庙会”赋予新的内容: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在“庙会”期间,积极组织货源,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进行交流。使“庙会”逐步形成为促进商品流通,繁荣集市贸易,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物资交流会。
  1966年“文革”开始,在“破四旧、立四新”运动时,破除了庙会,改
称物资交流会或墟期。小桥改定阳历8月1日为物资交流会,霞抱改为阳历7月1日交流会,阳泽的3期“庙会”分别改为阳历5月1日、8月1日和10月1日交流会。每年秋收后,县商业部门和供销社还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货源,深入几个大村庄举办商品展销活动,促进城乡工、农业产品的物资交流,活跃集市贸易。
  1974年,在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期,农村的集市贸易被当作资本主义来批判,农民自留地的农产品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割。8月1日小桥传统的物资交流会,也以夏收夏种大忙而被取消,不准农民群众赶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个体商业户大批出现,各种农副土特产品也在市场大量倾销,开始确定小桥每月3次(逢一日即1、11、21日)墟期。为了加强农贸集市的管理,1985年6月在小桥村新建一座占地面积2368平方米的农贸市场, 同年国庆节开放。由小桥工商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各行各业定点摆摊,精心成交,并将每月3次墟期改为每月(逢1日、6日、11日、16日、21日、26日)6次墟期,农贸集市更加繁荣活跃。
  近10年来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为小桥商贸注入了新内容。随着小桥镇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体商业户大批涌现,集市贸易,特别是农副产品交易日趋活跃,并越来越走向规模化、规范化。
  1992年小桥村新建农贸市场综合楼。1993和1994年又分别在阳泽村、霞
抱村新(扩)建农贸市场各一座,占地面积分别是3200平方米和1750平方米。建立和完善了3个集市贸易网点,每月确定小桥逢1、6日墟,霞抱逢5、10日墟,阳泽逢3、8日墟,全镇每月18次墟期,大大增加了小桥商贸的时空容量,有力地促进了小桥经济的繁荣。

第六节  工商行政管理   

  建国初,小桥地区未设立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至五十年代末才由小桥供销社兼营工商行政工作,供销社事实上履行了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责。
  小桥工商所于1985年一月成立,设所长1人,工作人员4人。工商所设在小桥旧农贸市场内,占地面积108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建国前,小桥境内未专设市场,农民和小贩沿街叫卖,或在街头摆摊设点,占路为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个体工商户逐年增多,相继建立了小桥、霞抱、阳泽3个农贸市场, 共有摊位近200个,从业人员300多人。
  工商所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手段。有力地维护和保证了市场交易的正常秩序和安定。依法查处交易过程中的违章、违法行为,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短斤少两等不法活动。1996年,全镇集市贸易成交额650万元, 个体工商营业额110万元。物价上升幅度控制在计划指标之内。
  工商所对企业、个体工商业、外来合资企业、经济合同、商标广告进行登记管理。1996年,小桥镇有个体户300多户,从业人员500多人;私营企业8户,从业人员100多人;企业法人40多户。在经济合同管理中, 积极为企业服务,帮助检查各类经济合同5份,有2件商标注册。处理违反管理条例的广告32起,为发展经济、美化镇容起到一定的作用。

 

 •上一篇:第九章  企 业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