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论]运用“激发式”上好劳动课

时间:2006年08月24日 11:30    编辑/作者:艾卿   3980

    一、谈话激发。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它极其深刻地说明了“谈话法”在教学上的教育价值。所谓“谈话激发”,也就是用“谈话法”激发学生上好课的兴趣。
    王老师是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兼劳动课教学。一次,她在教学《凉晒被褥》一课中,发现有些学生(特别是男生,以为那是女人的事)不感兴趣;有的学生干脆向王老师提议:“自习得了”。 王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即没有同意他们的“提议”,也没有一意孤行,而是巧妙地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谈话:“有这么一个并非虚构的故事:城区一所小学有个被老师公认为“品学兼优”的六年级学生(男生),被学校推荐去参加“夏令营”活动。这本是个难得的机会,可是,学生本人和其家长却一再表示不去,理由竟然是这个学生不会自己洗澡!王老师的谈话使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笑声不但增强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好这堂劳动课的兴趣。不少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不劳动,将来就有可能像那个十二、三岁了连洗澡都不会的孩子那样而令人啼笑皆非。
    接着,王老师讲述了凉晒被褥的方法和应注意的地方,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很显然,这堂劳动课是由于王老师的谈话而“转败为胜”的。
    二、实践激发。
    小学劳动课,大都属于“操作型”。如果教师只是“纸上谈兵”,尽管讲得滔滔不绝,也只能是无济于事。
    那么,应当怎样才能上好这类课呢?在学生明确本课的任务与目标和操作要领以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实践。如教学《剪五角星》一课。教师先告诉学生本课的任务与目标,让学生熟悉教材。然后,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演示讲解,要点部分要反复强调。比如,折纸的部位,用剪刀的方向、角度等。待学生基本明确了程序、方法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了。这时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注意操作的步骤与程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程序不同,效果也不同;程序错了,结果也错了。
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实践,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成果激发。
    学生的劳动成果评价不仅仅体现在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科目上,还应当包括劳动课本身。这是因为劳动课成果评价是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的重要手段。它既能检验劳动课的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对劳动观念的认识。因此,教师在劳动课教学中要运用好“成果激发”。
    如教学《盆栽花卉的养护》一课。教师可布置学生在家里培植一两盆花卉,到时把精心培植的盆花带到学校展览。展览时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评价:谁种的盆花最美丽?那些同学培植盆花的技术最好?那些同学培植盆花还有缺点,应该怎样弥补?学生既巩固了盆栽花卉养护的知识,又提高了鉴赏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又如教学《葱烧鲫鱼》一课。教师在讲解了葱烧鲫鱼的基本方法后,可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学做葱烧鲫鱼,并请家人品尝。过去,学生大都是品尝父母或他人烧的菜,即使味道上成,也未必有“特别清香”的感觉。而今天是让别人“尝尝自己的手艺”。听到别人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评价,心里自然特别欢喜。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的:“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也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可见,在劳动课的教学中,运用“激发式”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对劳动课的兴趣,又能检验劳动课的教学效果,是劳动课教学的门径。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