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茶  业

时间:2004年02月26日 19:44    编辑/作者:佚名   4411

第一节  资  源   

  小桥镇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厥植宜茶”,有利于发展茶业生产。 早在唐末五代时,上屯西焙至岭根周围一带村庄就是宋代北苑官茶三十六焙的主要基地之一。
  西焙、东焙为宋代御茶焙,名传至今。查考东焙村后有一山名“凤凰岗”,岗上茶采下在西焙、东焙焙制,蔡襄曾涉足“凤凰岗”茶园,巡视过东西焙。此后地方上立有石碑一块,碑高7尺,宽2尺,厚5寸。 碑的正面有直排大字一行;碑的背面刻有小字,记载西焙、东焙所属茶园地名。石碑安放在西焙村水头庙廊下,因年久风化,加上1958年火炼,刻字风化剥落,难以辩认。1962年被西焙村民修水渠时,取去填槽用。到明代,北苑御茶荒废,东、西焙所属茶园荒芜,茶工茶农改行转业,焙场成为村庄。
  清同治年间(1862~1874),茶叶外销畅通,刺激了本地茶叶生产, 不仅官焙原属园地多数垦复,而且民间种茶也由将相里发展到南才里和登仙里的大多数村庄。到光绪年间(1875-1908),民间产茶量实超过宋代。
  清末到民国初,军阀混战,海关时开时闭,茶叶生产受到制约,茶业衰落,本地年出口茶约45吨,品种主要是乌龙,水仙。抗日战争爆发,茶业出口受阻,茶园大片荒芜,茶厂全部倒闭。
  新中国建国后,在合作化时期,全乡只有旧茶园103亩,茶叶品种仅乌龙、水仙、菜茶3种。所产的茶叶全部由供销社收购运往建瓯外贸收购站统调出口。60年代,开始大面积发展连片新式茶园。1965年,社教小桥分团提出:每个大队营造经济林千亩的要求,即每个大队种茶3百亩,种竹3百亩,种果3 百亩,其它经济林1百亩。当年9月公社在阳泽创办了一所半耕半读初级茶叶中学,当年招收一个班22人,为发展茶叶生产准备了技术力量。70年代初为建设新式茶园高潮时期,1976年9月,公社党委副书记作为发展茶业先进单位(全社年产万担茶)代表出席在安徽召开的全国茶叶工作暨先进单位表彰大会。1981-1985年农户发展生产势头旺盛,茶园面积迅速扩大。1985年,年产茶叶1080吨, 产值395.7万元。1987年,小桥乡有史以来第一次推荐43 名具有高中文化程度青年农民到福建农学院学习茶叶、果树栽培技术,壮大了自己的技术队伍。1988年,小桥乡有茶园面积14329亩。次年全县产茶50吨以上的行政村20个, 其中小桥乡即占10个。1996年,年产茶叶1560吨,产值780万元, 本镇成为全市茶叶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

第二节  种  植   

  一、茶园建设。
  宋庆历时(1041─1048),将相里民间种茶极广,尤以洽历、上屯为甚。 宋子安和黄儒的茶书都曾指出上屯的岭根、南山2村茶园所产之茶质地较好, 其他的为沙溪茶,质地较差。古代极重视茶园山地的选择,一是土质,二是朝向。历史上积累的经验,成为历代建设茶园规范。清同治年间(1862─1874)阳泽等地有个人开辟茶园,设立茶厂9座。清光绪年间(1875─1908) 小桥郭步一带也大面积种植茶叶,设立茶厂8座,后因时局不稳,销路断阻,茶园荒芜。 辛亥革命后,战事平定,茶价昂贵,茶园建设再度兴起,阳泽、霞抱、大桥、里嵩坑和外嵩坑等村,都大面积种植茶叶,设立茶厂40多座。
  抗日战争爆发、海上通道被日军封锁,广东茶客对外销路被阻断,茶山再度荒芜。抗日战争胜利后,茶叶销路畅通,广东茶客纷纷到芝城大量收购,各村茶山普遍迹地更新,开垦栽茶。但盛期时间短暂,仅2、3年又因内战爆发,销路不畅,大片茶山无人管理,茶农砍茶种杉。从历史上看,茶叶生产因战事几经起伏。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老茶区的恢复重建工作,茶叶生产开始恢复。60 年代,开始大面积发展规范化茶园。1965年,省茶叶专家张天福教授到建瓯芝城、凤山、小桥等地指导高标准建设茶园。1966年,县政府确定小桥公社为全县大面积推广高标准茶园建设示范试点。当年在后塘、阳泽、霞抱、小桥、富井、上屯和公社林场等村(场)开辟1310亩高标准新茶园。新茶园建设注重周围道路、水沟、水池的合理安排,提倡环山缓坡路面种草,路旁上向设沟,路边栽树,以创造良性生态环境。1970年全社12个大队建设茶园4171亩。公社示范茶园年均亩产69公斤,是老茶园平均亩产17公斤的4倍。
  70年代,建设新式茶园进入高潮时期,共开发标准化茶园5904亩,1974年,1978年小桥公社进行了两次全面开展茶园普查工作,澄清茶园面积,各园山场、土质类型比重、定植时间、茶树品种,为全面调整茶园种植提供依据。1980年,全乡茶园面积达1.07万多亩。其中达到千亩以上的有霞抱2309亩,阳泽1819亩,小桥1202亩,上屯1016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1980年中央下达1号文件,国家对个人开荒种植政策放宽, 农民个人栽茶的积极性很高。1981~1985年的5年中,全乡农民个体户发展茶园2314亩, 继续保持茶叶发展的高峰势头。1985年,全乡茶园面积达13021亩,成为全县茶叶生产大户之一。
  1986年后,由于茶叶国际市场不稳定,茶价时起时落,山果和其他经济作物随市场经济的兴起而兴起,使集体茶园面积逐渐减少。1986~1996年的10年中集体茶园面积减少了1500亩。茶园质量管理也比以前粗放,产量下降,但个人种植面积有所增加,茶叶总产量仍保持上升之势。1996 年, 全镇茶叶产量1730吨。(附各村茶叶生产情况统计表)
  二、茶叶品种
  据《东溪试茶录》介绍,宋时北苑茶树有7个品种,即白叶茶、 甘叶茶、早茶、细叶茶、嵇茶、晚茶、丛茶。说明当时小桥西焙茶园种植品种早、中、晚皆备,后因茶业几经兴衰,茶树品种多已失传。解放初期,本地茶叶种植品种只限于乌龙、水仙及菜茶3种。60年代开始从本省云霄县调进一批梅占品种。在70年代茶叶大发展时期,本地以水仙为当家品种,同时各村人员从安溪县调进新品种,主要有梅占,少量的还有毛蟹、本山、桃仁、大白等,并向省茶科所引进一大批福云品系树种,扩大了新品种,使早、中、晚采茶错开,又增加了适于制作绿茶品种。这些新品种产量、品质相对较高,经济效益好。
  80年代,本地茶叶种植的品种体系中,各品种种植比重为水仙12083 亩占82%,乌龙578亩占3.9%,福云792亩占5.4%,梅占417亩占2.8%,菜茶( 绝种)696亩占4.7%,其他黄芽早、毛蟹、政和大白等162亩占1.2%。
  90年代,常规品种没有什么发展,1990年,引种武夷肉桂特优质茶,百丈种植100亩,上屯种植60亩,后塘、高门、阳泽、大丘、霞抱个体种植约50亩。
  三、茶叶栽培
  (一)茶苗培育,古时为播籽育苗,有性繁殖。 现代主要用压条繁殖和短穗扦插苗2种,均为无性繁殖。压条繁殖是将下部分枝茎压入土中, 上部露出茎叶,养分由母树供给,待下部枝茎发根后,再分出带根的枝条,移栽新的空穴。压条繁殖因数量有限,只适用于缺株补植,不能满足大面积发展茶园的需要。1965年,小桥公社从闽南调进茶苗在运输过程中死苗现象严重。1966年春,在县茶叶技术员林春光的指导下采用短穗育苗新技术,组织专业队培育茶苗。短穗扦插育苗取当年新梢,将苗圃畦面整平,铺上一层2厘米厚的黄土后, 用板块打实打平,再以5厘米×10间行距插入短穗,在苗圃上搭上荫棚,定时浇水,短穗成活率高,生长快,本年秋或翌年春即可移栽。1966年,县农业局茶叶股配合小桥公社林场进行短穗插播育苗1200万株,为本地大面积发展茶叶生产,提供苗木保证。此后一直沿用短穗扦插育苗法培育茶苗。
  (二)茶树定植。茶树种植的株行距和深度,依据品种、 土壤和茶苗大小而定,水仙、梅占等大苗品种宜深栽,本山、乌龙、毛蟹等小苗品种宜稍浅栽,山地砂砾土壤宜深栽,平地粘质土宜浅栽。60年代中期本地大力开辟高标准茶园。按梯层定行栽苗,间距一般在50公分-60,挖穴填入表土,施下基肥,定植后压实。
  (三)茶园管理。茶园管理分锄草、翻土、复壮、施肥、修剪5个环节。
(1)除草。每年浅耕锄草3次,分别在3、6、9月份进行。(2)翻土、下肥。每年开春在根外翻土连同下肥,培土一次,其他下肥均结合治虫,进行根外叶面喷施尿素、复合肥等。(3)移剪。幼年期茶树的修剪有定型修剪和打顶修剪。 本地早年针对梅占等品种的生育特性,进行每年一次修剪,多次树冠中心梢的修剪,既控制树冠高度,又刺激新梢和侧芽的萌发,对提高品质和产量起过一定的作用。(4)复壮。本地在6、70年代,对老龄茶树或未老先衰的茶树采取重修剪结合留养的办法,促使复壮,但到8、90年代以后,由于种茶效益不好, 一般再无人搞复壮,很多老茶园被改种其他作物。
  (四)茶园植保。早年,本地茶叶的主要病虫害有:茶炭疽病、茶云纹枯病、茶苗溢脂病及茶毛虫、茶蚕、茶蓑蛾、茶叶蝉等。1976年,在洽历、上屯首次大量发生茶尺蠖,1984、1985年洽历、上屯还发生过大量的茶黑毒蛾。
  各村对茶园的病害防治,一般采取焚埋病叶, 减少病源和使用农药进行喷施防病。同时加强茶园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茶树抗病力。在虫害防治方面,主要运用农药和物理防治,特别是对茶尺蠖的防治,在70年代,各村做了大量的工作。如:(1)针对茶尺蠖成虫有趋光性,每年分别于4月下旬、7 月中旬、9月上旬3个成虫盛期阶段,在各地茶园内安装120多盏黑光灯进行诱杀。(2)据成虫白天有喜阳和假死的习性, 于成虫盛期的早晨在成虫栖息处抓捕杀灭成虫。(3)利用成熟幼虫化蛹有趋土特性,结合每年春茶、 夏茶中耕和秋后茶园深翻灭蛹。在茶园深翻时,每亩用1.5公斤呋喃丹拌50 公斤土粉混合撒杀越冬茶尺蠖蛹。

第三节  采  制   

  一、青茶。
  本地青茶制作技术大致始于19世纪末,在改良岩茶半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现代青茶的制作主要品种是乌龙茶和水仙茶,制作分初制、精制。
  (一)初制,按传统手工制作工序达10数道。建国后随着生产的发展, 制作技术的改进和机械的应用,合理简化成采摘、晾青、摇青、炒青、揉捻、烘干等6道工序。
  采摘。在春夏季3次采摘外,近年又开发“秋露”再采一次。 采摘讲究适时、合理。适时:一般气候情况下,春采乌龙以谷雨前2-3天,水仙以谷雨后2-3天为宜,夏采以夏至前3-4天为宜,秋采以立秋前5-6天为宜。但由于气候逐渐变暖,春采时间开始提前,特别是1997年本地春采时间可提前10天左右。合理采摘的常规标准,以中开面采一芽3叶及等同嫩度的对夹叶为宜。 要求二重采单片、碎叶或展叶4张以上者为不合格茶青。合格茶青中、 小开面鲜叶占80%以上的为一级茶青。此外,以其所占比重多为2、3、4级, 茶青质量是茶品的根本,也是制作的前提。
  采摘工序,传统以人工手摘,每至采茶季节,茶园女工云集,热闹非凡。1988年,引进机动修剪机,为推广使用采茶机打下了基础。1991年,霞抱村率先使用5台采茶机。一台采茶机工效可顶50名采茶女工,提高了工效, 降低了成本,避免了手工采摘茶叶丢失落地的损失且机采茶叶粗老均匀,茶青质量好,由于采茶机械优越性多,人们竞相购置使用,1996年,全镇村级茶厂和个体合股购买使用采茶机30台,全镇机采面积达40%。
  采摘的茶青不得紧压、践踏,要及时运送付制或摊晾,否则鲜叶将损败变质。过去在摘运上较讲究,挑运茶青是用特制青篓、青篮或在手板车上制作专用大筐运青;后来改用布袋,装运茶青。晾青用竹篾制“庞然”或摊晾在地板上。
  晾青。本地一般采用日照晾青和室内萎凋相结合的办法,在萎凋过程中经常要翻拌,以求去水均匀。要掌握“晒面不伤、不红、不死”为原则。“倒青”后叶色褪绿转暗,叶片垂软,第一节折断而不断,梗皮皱缩,去水率为12-16%,即可收青。随着制茶的机械化和产业化,70年代后,阴雨天大厂坊一般用热风萎凋。
  摇青。掌握摇青发酵程度技术成份大。传统的手工摇青、晾青反复交替。其技术要点是:重晒、轻摇、重发酵,摇青次数多(8次左右)。80年代初, 开始推广使用电动摇青机,大大提高了摇青的工效。
  炒青。传统以斜式铁锅,下面旺火,以手搅拌团炒。80年代开始使用滚筒杀青机或锅式杀青机操作。炒青要掌握适度,过头、青叶含水量偏少影响外形;不足,滋味有青涩感。一般以“杀熟、杀透、杀匀”为原则。
  为解决手工水筛摇青、摇笼浪青等复杂工艺,1979年,地区茶叶公司主持,在小桥茶厂研制“乌龙茶综合做青机”成功,参加研制的协作单位有建瓯茶厂、崇安农机厂等十多个单位,参加研制的有陈清水、方朝基(地区茶叶公司)、 陈义尧(建瓯茶厂)、黄日和(小桥茶叶干部)、莫贤书、黄荣华等人。此项研究成果曾荣获商业部二等奖。
  揉捻。传统以装袋用脚踩滚揉。1965年开始使用揉茶机,进行机械揉青。揉捻总体要求是要做到“趁热、轻轻压”。
  烘干。烘干是将揉捻好的茶丕最后烤干。传统用焙笼焙茶,分初焙、足火、炖火3个层次进行,多以木炭烘焙。1973年, 地区茶叶公司陈清水到小桥茶厂与黄日和等一起研制直热、无烟灶抽斗式烘干机成功,第一次以木材下脚料代替木炭,用无烟灶导热焙茶,解决发展茶叶与大量消耗木材的矛盾。8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机械烘干机。
  1983年,建瓯茶厂与小桥、后塘茶厂协作,联合实验米用远红外线电器焙茶新技术成功。但由于电力不足及成本太大导致没推广价值
  (二)茶叶精制。茶叶精制加工程序为筛→风→拣剔→机口鉴定→干燥→
拼配→成品包装。80年代精制工序除拣剔使用大量女工外,其余全部运用机械化操作。
  二、绿茶。
  绿茶制作原料品种本地一般以福云、大白为主,但本地种植福云、大白面积不多,总产量少,加工初制也只是小规模。
  小桥镇是本市茶叶生产的重产区之一,茶叶生产是本地一大支柱产业,茶叶技术为人们所普遍掌握,又因总产量大,境内制茶厂建了许多。80年代初,全乡村级茶厂13个,村民小组和个体初制厂100多个,1986 年以来又新建初制厂30多个,精制加工厂5个,个体半成品加工400多户,通过精制厂消化加工的茶叶约占总数的60%。

第四节  机  构   

  明朝时,建瓯建北苑卸茶园,现今西焙自然村及其附近地带皆属北苑御茶园范围,其茶园管理,茶叶制作等皆由御派特使负责督制。后因武夷御茶园的建立而北苑茶不复为御茶园,此后至建国后的1952年10月小桥一直未设官家或民间的茶叶管理机构。所产茶叶皆自产自销。
  1952年3月,小桥成立供销社,同年10月供销社下设茶叶收购站, 负责茶叶的种植、管理、制作与经销。
  1978年10月建瓯县成立茶业局后,小桥相应成立茶业站,同时原供销社茶叶收购业务划归茶业站管理。茶业站为县茶业局直管的职能机构,属全民事业单位。
  1983年,建瓯县撤消茶业局,改设建瓯茶叶公司,小桥茶业站改称小桥茶叶收购站,业务归县茶叶公司管理,行政归公社领导。
  1985年10月,建瓯茶叶公司撤销,合并建瓯茶厂,小桥茶叶收购站专为县茶厂收购毛茶(或制作部分精制茶供其销售)的下属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沿袭至今。

第五节  营  销   

  自宋初至明朝洪武制造龙凤御茶,撤销官办茶苑,茶叶皆为政府统制下由茶农自营自销。
  1985年,小桥茶业站由全民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茶叶营销政策也同时开放,即由原来单纯的茶叶(业)站独家收购改为允许集体单位和个体户共同经营销售,销售渠道也由原来的单纯销予上级茶叶部门改为自由的多渠道营销,此政策沿袭至今。

 •上一篇:第四章  竹  业
 •下一篇:第六章  畜牧水产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