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论]浅谈“多媒体教学”在义务教材小语课中的作用

时间:2006年08月24日 11:50    编辑/作者:艾卿   3606

    从小学语文新《大纲》中可以看出,新编教科书虽然减轻了学生负担,但是,它走的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路子。即在语文教学整体的思想指导下,教科书兼容识字、写字、听话、阅读、作文各项语文基本功训练,集培养理解、表达、观察、思维能力于一身,注重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的发挥语文学科综合训练的整体效益。显然,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师如何适应于这种整体优化、包罗万有的“动感”教学呢?笔者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是最好的选择。
    所谓“媒体”,大至计算机(电脑)、电影、电视、广播、幻灯、录像、录音、小品、演示、游戏等;小至标本、实物、小黑板、挂图、卡片、教鞭、彩色粉笔等。“多媒体教学”就是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进行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正确选用相应的媒体教学,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应。
    一、电教类媒体效应。
    教育家杜勒罗留波夫说过:“学生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吸引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吸引的。”它极其深刻地阐明了学生对生动场面的渴望。而以计算机、电视、幻灯、录音为主线的电化教学,能起媒体的延伸作用。即可以把事物由小扩大,把大缩小,化慢为快,化快为慢,把远变近,把动变静,把史料重现等等,它大大创议和渲染了这种“生动场面”,以激发学生上好语文课的兴趣,使学生的感觉与思维能力大大提高。
    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学生尽管看见过雪景,但是,对南方学生来说,他们所看见过的雪景,一年不过一两次,有的年份一次也没有。所以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对雪景印象是很淡薄的。而《雪》文的教学关键是理解“雪地里”和“小画家”。二者相比必须先讲清楚“雪地里”,因为“小画家”是在“雪地里”画画的。教师如果能在课前放一段有关下雪情景的录像(或幻灯),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立刻被激发起来,而急于了解“小画家”是谁。这样,学生对下文的“不用颜色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的理解也就容易得多了。
    又如教学《浪花》一课。山区学生几乎没有亲眼看过大海,当然更没有可能“坐在沙滩上玩耍”。这时,只有借助录像这种“动感”工具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看录像,学生知道了“浪花”是怎么回事。进而,学生对“小姑娘在海边沙滩和谁玩耍?”这样一个中心问题也就清楚了。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二、挂图类媒体效应。
    教育学认为:“小学生抽象思维不够发达,形象思维还占主导地位。因此,讲解抽象原理和概念时,必须借助于直观手段,让学生接触具体事物,促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还占主导地位,加上新编教科书“图茂”“文丰”,而且“抽象思维”容量较大,这就足以说明挂图类媒体教学的重要性。挂图类媒体教学又以它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直观性强独占鳌头。
    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教师可首先出示挂图,让学生上讲台辨认“葫芦藤”“绿叶”“小花”“小葫芦”。学生辨清这四个事物后,教师便可揭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当学生了解了课题意思以后,教师再出示四幅挂图(课文中的四幅图)。然后引导学生看图:①找出这四幅图中相同的地方。(都画有一个种葫芦的人——“我”;都画有一颗葫芦)②找出这四幅图中不同的地方。(第三幅图增加了一个人——“邻居”;从第二幅图起,葫芦的叶子上有蚜虫,且越来越多;第四幅图中叶子变黄,葫芦落地)。这样,学生从形象的“葫芦”中很自然地进入了抽象的“我要的是葫芦”的研讨,对揭示课文“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一中心(启蒙教育)的教学起了“铺垫”作用。
    三、演示类媒体效应。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占优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容易被外部条件(如演示、电教、竞赛等)激发起来。”“演示教学”当然不是新鲜的教学手段。但是,传统的教学中,低年级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却很少数有过“演示法”。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极力把课本上的材料倾注给他们——“填满罐子”。自从新编教科书出现以后,就要求教师要“点燃火烛”——点燃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火炬。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享受“学会”的喜悦,养成“学会”的能力习惯。
    新《大纲》明确指出:“教师的提问、讲解等都要富于启发性。”而“演示教学”正是这种“启发性”教学的明智选择。
    如教学《咕咚》一课。教师可在课堂做个演示:用鸡蛋(涂颜色)制成一个“熟木瓜”。然后将“熟木瓜”掉进装满水的塑料桶里(可反复几次),发出“咕咚”一声。演示中,学生个个目不转睛,为了听“咕咚”声,有的屏住了呼吸;有的仿佛喊出了“咕咚”一声,真是扣人心弦。这样,不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而且使学生从演示中形象的鸡蛋“咕咚”声去理解文中抽象的木瓜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学生很快就能跳出“咕咚”误区——理解“遇事要弄清真相,而不应该听信谣传,盲目从事”这样一个深刻内涵。
    四、游戏类媒体效应。
    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使低年级学生对学习方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必须创造一种气氛,创造一种环境,利用多种方法(如游戏、小品等)去达到目的。洛克说得好:“儿童学习任何事物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理想做的时候。”很明显,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用教学艺术唤起学生的兴趣。
    “游戏教学”作为一种媒体,当前已经延伸到教学(特别是低年级教学)的各个环节。它的使用,不同程度地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教学效果。
    张老师是少先队总辅导员并任一年级语文课教学。她在教学《王二小》第三自然段的长句时,让学生上讲台,分别按顺序举起“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三块卡片。然后开始提问:
    师:先取下哪块卡片(谁)?
    生:取“王二小”。(表演者向前走一步,并将卡片放在胸前)
    师:王二小干什么?
    生:取“走在前面”。 (表演者向前走一步,并将卡片放在胸前)
    师:是怎么走的?
    生:取“装着顺从的样子”。(表演者原地不动)
    接着,张老师进行谈话:句子好比一棵树,有主干和枝叶。读长句子时,可以用“去枝叶,留主干”的办法。学生根据张老师提问(谁、干什么),留下“主干”—— “王二小” “走在前面”。
    张老师在教学这个片段时,显然是根据义务教材“文丰”的特点,采用“游戏法”,学生不但快速、准确地理解长句的意思,而且在愉快的教学中“去枝叶,留主干”,突破了教学难点。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恐怕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由此可见,采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又相对减轻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负担,而且教学效果明显,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教学的正大走向。

我有话说